首页> 下载18新利体育客户端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应有更大担当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应有更大担当

选稿人员:刘佳   |   发布日期:2021/3/12 11:01:02   |   浏览次数: 254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共有来自技工院校的选手1208人,占参赛选手的47%。经过3天激烈角逐,57名来自技工院校的选手获得金牌,占金牌获得者的58.8%;50名选手获得银牌,占银牌获得者的51.6%;60名选手获得铜牌,占铜牌获得者的61.9%;获得金银铜牌的选手占全部奖牌获得者的57.4%。此外,来自技工院校的选手共有518人获得优胜奖,占获得优胜奖选手的51.2%。从成绩看,来自技工院校的参赛选手技能水平较高,这得益于技工教育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技工教育始终不忘初心

  技工院校选手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表现不俗,充分体现出我国技工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技工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技工院校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实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办学模式。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以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以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392所,在校生360.3万人。2020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约160万人,实现持续增长。每年向生产服务一线输送约100万名中高级技术工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保持较高水平,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技工院校坚持特色办学

  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技工院校不断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就业好。长期以来,技工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技工院校基本办学制度,校企双方以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校企股份制合作、企中校、校中企等多种方式开展订单、定向、定岗人才培养,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标准、生产实训等全面合作、深度融合,实行“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实现了企业得人才、学生就业好的双赢目标。

  紧贴市场需求,专业设置活。技工院校始终紧跟市场需求,根据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灵活设置和动态调整专业。近年来,围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职业和新业态,大量开设了信息通信技术、数控技术、轨道交通、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应用、新媒体应用、康养服务等新专业,专业含金量越来越高,职业荣誉感越来越强,毕业生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改变了以往技校就业岗位“苦、脏、累”的状况,形成了市场需求旺盛、学生就读意愿强烈的良好发展态势。

  深化教学改革,技能水平高。技工院校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全面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即依据最新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践开发教学培养标准,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就可以掌握一项工作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需要,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适应了用人单位工作要求,解决了结构性就业矛盾。我国自2011年起参加了5届世界技能大赛,共有162名选手获得奖牌,其中来自技校的师生101人,占获奖选手的62.3%,体现出技工院校师生高超的技能水平。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办好技工院校”具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技工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尽管技工院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但受重学历轻技能等观念的影响,技工院校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依然不足,仍面临着资金缺、招生难、待遇低等困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完善政策措施,破解技工院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