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为“自己人”破解难题 民营企业经营迎两大巨变
选稿人员:郭红丽 | 发布日期:2019/8/14 17:17:30 | 浏览次数: 848
从0到2500万户,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经历了打破所有制问题的传统观念束缚,到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民营经济在稳经济、促就业、谋创新等方面都已成为重要推动力。
“56789”是对当前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地位的形象描述:民营企业对税收贡献超50%;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超60%;民营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70%;贡献了超80%的城镇劳动就业;占据了中国90%以上的企业数量。
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说:“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为“自己人”破解难题,民营企业经营迎来两大巨变。
派关键“定心丸”稳民营企业预期信心
过去一段时间,“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等论调时有出现,其背后所透露出的是民间舆论环境对民营企业定位的误解,是民营企业家们对相关政策发生变动的“担惊受怕”。
“关于所有制是不是要发生改变,民营企业的地位是不是会受到一些非政策力量的排挤,民营企业还能不能受到平等待遇,这些问题时不时就会跳出来,让很多民营企业家们都会感到困扰。”福建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杰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
民营企业家的“心锁”怎么解?过去两年,中国官方连续两次派出关键“定心丸”,卸下了民营企业家的心里负担,解决了精神难题。
2017年,“两个毫不动摇”在党的十九大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习近平强调,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湘平直言:“‘两个毫不动摇’得到了完全肯定,总书记也亲自为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们树立信心、打消疑虑,这是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最充分认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 研究院院长助理贾晋京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官方和高层对民营企业的表态和定调,澄清了舆论谣言误解,修复了民营企业家整体信心,有力地传递了为民营经济正名、给民营企业纾困的信号和信心。
政策持续加码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成了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常客”;中国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和工具成了“常态”。这些变化,正让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以中国央行为例,今年初,下调 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上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的长期增量资金,再到7月末,决定再增5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
用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的话来说,“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和直接融资问题,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易纲称,去年10月,中国央行创建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对民营企业发债的信用进行担保。截至今年5月末,上述发债工具已经发出87只,金额将近400亿元,而由于政策带动的间接发行的民营企业信用债数量是上述400亿元的几倍。
“ 部门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政策、发债政策等 政策上一视同仁。”易纲说。
正如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所言,现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均将民营经济发展置于突出位置,政策利好频出。浙江省实施了10方面31项具体举措,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部门都在行动,深入企业察实情、解难题、送温暖,给企业送来了强劲东风。”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夏宾)